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丈夫下乡后[七零]第36节(2 / 2)


  秋日渐过,冬日来临。

  周队长把公粮拉到公社交了后,就开始忙山柚油的事。

  他们这里没什么标志性特产,听说隔壁省的秋梨非常不错,那里的许多农村不仅种粮食还种秋梨,渐渐的一分工分兑换七八毛,周队长羡慕得不行。

  要知道他们上阳村已经算是发展得不错的村了,至少没人挨饿受冻,铁锅铁刀这种必需品也能买得到。

  但即使这样,每年年底,一般人家也只能分到百来块。

  一家五六个劳力,一年到头只有百来块!

  给家里扯几段布,添几餐肉,剩下的钱大多都要储存起来,留给儿子娶媳闺女出嫁。

  积积攒攒,或是盖间屋子,或是儿子们分家,那就一朝回到解放前。

  而那种孤儿寡母的人家,不倒欠队里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队里贴补。

  年年欠,年年贴补。

  没办法呀,像田寡妇家,一个女人带着上了岁数且腿脚不利索的婆婆,和七岁的儿子及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女儿,队里只能把账抹了,要不然这一家子只靠田寡妇该怎么活呀?

  周队长苦啊,村里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可他见过更不错的村子,见过人家是怎么活的,他也想让村民过上这样的生活。

  发展山柚油产业听起来天方夜谭,可却是目前宁渝夫妻俩提出的建议里能最快看到成效的,他想试试。

  试试嘛,反正也不费多少功夫。

  于是在秋收完成,按理来说该点个火堆,在晒谷场上磕着瓜子晒着太阳侃大山的时候,周队长却拉了好几推车的油茶籽出来。

  “大家伙努努力,把壳撬开,再把里头的种子拿出来。”

  周队长拿着喇叭,站在板凳上说。

  “到时候榨了油,去问问供销社和几个厂子收不收,收的话给咱们添笔收入,不收的话就发给大家伙自己吃。”

  反正无论如何都不浪费!

  “快点动起来,争取这三天弄完,然后咱们就秋猎杀猪!”

  不好意思,萝卜他还要再吊一次。

  众人:“……”

  这话很熟悉,挖红薯的时候听过,收大豆的时候听过,割稻谷的时候也听过。

  现在,要搞山柚油,又听一遍。

  周队长还是很有威信的,让大家三天弄完就不会拖到第四天。

  好几车油茶籽,最后只得了四大袋的油茶种子。

  至于能出多少油,这暂且还不知。

  夜晚。

  即将进入冬天,天上星星明亮耀眼远胜春秋。

  宁渝趁着空闲在竹林后头堆了一个土窑,那里长年累月都没人去,也没人注意,他打算在那里烧窑。

  就在土窑烧制完毕,夫妻俩趁着夜色把风干的砖块转移到土窑中时,门外小道上出现人影。

  周队长拿着手电筒,慢悠悠走来,他想让宁渝明儿跟去公社看看榨油情况。

  忽见前方有人影移动,鬼鬼祟祟的,周队长心头一凛“咔嚓”一下,手电筒灯光打开。

  正对两个“做贼心虚”,搬运砖块的小夫妻。

  灯光冲破黑暗,直直的,如利刃般,正大光明的对准两人。

  “糟糕!”

  小夫妻心里同时咯噔一下,灯光打在两人身上,偏偏两人看不清来者是谁。

  一时之间,两人想借口想了一大箩筐。

  “吓死人了,你俩干啥呢?”

  周队长把手电筒晃两下,皱着眉走近问,“快八点了吧,抱着个土块去哪儿。”

  是周队长啊,夫妻俩齐齐松口气。

  乔茗茗忍不住抱怨:“叔啊,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她心脏还砰砰跳呢。

  周队长一身正气:“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乔茗茗心说她不怕鬼,她就怕人。

  周队长又用灯光对准土块晃晃,意思是:还不快介绍介绍(坦白坦白)。

  乔茗茗用余光和宁渝对视一眼,两人互相用眼神交换了意见。

  说不说?

  只能说了,不说不行啊,周队长并不好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