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丈夫下乡后[七零]第61节(1 / 2)





  反正一次赶集下来整个人是身心俱疲, 宁渝实在搞不懂茗茗为何如此热爱赶集。

  就在乔茗茗坐上驴车,美滋滋地期待着这次时隔好几个月的赶集之旅时, 宁渝也在安排着今日要办的事。

  带娃算其一,除此之外他还得开始试试做菌菇包。

  春季,是种植不少菌菇的最佳时候。

  他想尝试种种,如果可以的话不仅自己家有菌菇吃, 还可以推广给村里其他家。

  山上的菌菇,也不是说去采就能采到的。采到足够自己吃也就差不多了, 而如果能种植的话就想种多少种多少, 吃不完的拿去赶集上卖。

  吃过早饭, 天色渐亮。

  衡衡起床后没看到妈妈还能接受,他晓得妈妈是去赶集。

  但彰彰被乔茗茗带了几天,宁渝前段时间又早出晚归,于是乎宁渝不出意外的收获了哭包闺女儿一枚。

  “哇哇哇”

  几十天大的小孩你没法跟他讲道理,她哭就哭得尽兴,两只手到处挥着脸都憋红了。

  不过还好彰彰这孩子不算犟,比起衡衡她好像会更像妈妈些。

  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类型。

  醒来没看到妈,好吧那我哭。

  我哭成这样了还没看到妈妈,好吧那我等会儿就不哭了。

  宁渝泡了杯奶,然后把茗茗的睡衣放在胸前,以图蒙混过关。

  真别说,就这么抱着闺女儿给她喂奶,她竟然还真的止住小小的哭泣声。

  伺候完闺女儿,把人放在床上就开始去院子里干活。

  前两天牛愣子从山上给他带了几棵干枯的油茶树,周队长又帮忙买的菌丝,所有材料一应俱全宁渝就不信自己搞不起来。

  真搞不起来他也别回首都了,自己找个地方重新读书吧。

  油茶树不仅能种茶树菇,其他菇也能种。这次菌丝他也不是只买一种,而是买了三种。

  菌丝其实不太好买,但因为当地菌菇多,绵山坐落着一座真菌研究所,所以屏北县中能买到不少菌丝。

  这大约就是本地有研究所的好处,当地研究所里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是适宜本地种植生长的,研究完后产品或多或少总能反哺给当地的百姓。

  宁渝前几天挤出时间,用旧厕所木棚的材料在后院盖了间木头小屋。

  这会儿就趁着闺女儿乖乖的没哭,赶紧制作几个菌袋。

  菌袋当然用油茶树做的,这一步他十分熟练,完全不需要多想就能做出来。

  木屑、棉籽壳、米糠、轻质碳酸钙,哦就是沉淀碳酸钙,这玩意儿自己也很容易做,不需要去买,能省下一笔钱。最后加点蔗糖,几样材料得严格按照比例配备才行。

  宁渝还做了另一种菌袋,其中原料就只有棉籽壳没有木屑了,他想试试哪款更好。

  把几个菌袋做完,太阳也已经出现,阳光也已慢慢从院子门口蔓延到院子中。

  “爸爸,妹妹尿了。”

  衡衡手里拿着两个拼图图块出来,宁渝立刻就放下手里的东西洗洗手进去给闺女儿换尿布。

  宁渝叹气,点点小孩儿鼻尖:“你说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小孩儿不懂,小孩儿哼哼唧唧地要喝奶。

  宁渝认命,在这一刻特别懂茗茗平时得有多辛苦。或许不是身体上的辛苦,但一定是心理上的。

  他这话若是让乔茗茗听到,乔茗茗指定得狂点头!

  没错,这是心理上的折磨!

  因为不管在做什么事,永远都要分心神惦记着这小孩。

  她饿了你要喂,她拉了你要洗,她无缘无故大声哭闹时你还得哄她。反正骂又骂不了,打又打不得,只能无限包容。

  折磨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乔茗茗此刻就心灵解放了,在县城里乐得要飞起。

  “真热闹啊,今天怎么这么热闹。”

  乔茗茗瞪大眼睛到处看,身体随着人群在朝前走动,旁边跟着程芸芸和周苹果。

  周苹果不晓得,但程芸芸却知道:“好像又有一条火车线通了,应该是今天通的,大家估计都想来看看。”

  这事她其实是上辈子晓得的,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通路的好几天后了,听人说那天县里很是热闹。

  乔茗茗对此事有点好奇,忙问:“通的是哪里到哪里?”

  目前屏北县可是附近县城里唯一一个拥有火车站的县城,虽然只有一条线路,但那也足够让周围县城羡慕红了眼好吗!

  没看到屏北县能发展得这么好,和绵山市连通得这么紧,都是因为有这座火车站!

  如今又通一条线路,可想而知将会给屏北县带来怎样的好处。

  程芸芸挠头想想:“好像是南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