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丈夫下乡后[七零]第70节(1 / 2)





  衡衡捧着碗吐舌头,对他小舅说:“小妹是个小贪吃鬼,爱喝牛奶也就算了,好难吃的米粉和蛋黄她都爱吃呢。”

  是的,宁小妹开始吃辅食了。

  乔茗茗和宁渝每次做的辅食量都很少,一个蛋黄只用四分之一,剩下的就瞅准机会一把塞到衡衡嘴里。

  这小孩儿特不爱吃蛋黄,被塞几次后学聪明了,瞧见两人做辅食就躲得远远的,然后闭上嘴巴决不开口。

  米粉他同样也不爱,第一次吃时皱着小包子脸咽了下去,从此看着小妹的眼神里都隐隐透出几丝钦佩。

  牛人,这么难吃还这么爱吃。

  乔小弟也不说话,只一直笑。

  他端起碗大口吃着饭,饭菜很香,伴随着带点儿微热的夏夜晚风,摇摆的心蓦地安定。

  晚上九点。

  乔小弟担心回去晚了吵醒其他人,赶忙一路跑着回知青院。

  此时新到的知青们正在洗澡,而院子里坐着许许多多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话。

  项琪见他来起身笑道:“乔为家是吧,你怎么样了,屋里有饭你去垫垫肚子。”

  乔小弟笑笑:“行,我肚子也不难受了。”

  他这个岁数的男孩儿给他多少东西好似都能吃得下,这会儿再吃两个地瓜不再话下。

  吃完,他整理行李和洗澡。

  知青们坐在院子里谈天说地,贡献出攒了一年的南瓜籽做出来的瓜子,又泡杯山上摘的清苦野茶,这便是一场欢迎会。

  欢迎会持续到晚上十一点才结束,天空月亮出现又隐藏,好些人红着眼睛回到房间。

  乔小弟想,这更是像一场情绪发泄会。

  他只知道自己现在对未来生活满含期待,却也忍不住去想再过两年他是否也这样。

  应该不会的,他躺在床上想。

  未来回城是什么时候呢?

  能不能和姐姐一家回城?

  月影重重,乔小弟来到上阳村的第一天便这么过去。

  —

  “吃了吗?”

  “吃了。”

  “看了吗?”

  “看了。”

  这是最近村里常发生的对话,几乎村民们见面就问,问完就笑。

  为啥?

  因为地里头的庄稼和往年相比明显大不相同!

  七八月份的稻谷快速生长,几乎是每隔几天就能见它翻一个样。这段时期是稻谷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村民们恨不得地里一根野草都不要,甚至想搭个木棚住到地里去守着!

  村里人被大队长安排得一清二楚,十个去砖窑,十五个去油茶林,其他的都分布在田间地头,反正就没有什么闲人。

  乔小弟来了之后宁渝放心许多,她带着乔小弟跑上跑下,又是去油茶林又是去龙虎窟。

  听着二姐说什么两年内走出县,三年内走出市,最终走上广交会的产业规划,乔小弟从刚开始的懵逼到后来渐渐也升出豪情壮志来。

  他本就不是笨人,又机灵又有闯劲儿,自然看出其中大有可为!

  “二姐,所以我们要怎么才能上广交会?”

  这天中午,姐弟两从山上下来,乔茗茗正咕噜咕噜喝着水呢,乔小弟目光灼灼问。

  “噗,咳咳咳”

  乔茗茗口中的水差点没喷出来。

  天哪我亲爱的弟弟,麻烦你先认清现状,咱们去年才起步,今年只谈下来两个县城的生意呢。

  你问我怎么能去广交会,我是真不知道。

  想想,广交会也不会让你这么一个只在县里转圈圈的产品去的对吧,总得卖到市里和省外去再说。

  乔茗茗叹气,规划很美好,但实践起来真是困难重重。

  特别是她行动不自由,要不然她也想撸起袖子到市里跑跑。

  说起来,今年山上的这批油茶果也快要采摘了。

  油茶树今年施了肥,又除草补水一件事儿没落下,长得远比前几年要好。

  所以宁渝说,今年采摘日期应该在寒露和霜降期间,正好碰上农忙时节。

  怪不得大队长总嚷嚷着人不够,瞧瞧农忙时地里要人砖窑里要人油茶林还要人,村里哪有那么多人给他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