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丈夫下乡后[七零]第107节(1 / 2)





  松针这玩意儿好似越冷越翠绿,半点不惧寒冷,在这白茫茫的大地上极其夺人眼球。

  乔茗茗站在门口,看他修剪松针,剪完后把碧绿的松针插进花瓶中,放在书桌上。

  屋外白雪皑皑,隔着一扇窗户的屋内却有一束碧绿,好似让整个房间都灵动起来。

  “你从哪里搞来的?”乔茗茗好奇。

  宁渝鼻尖红红:“山脚。”

  是了,后山山脚处是有一棵松针树。

  宁渝修剪完松针,又把剩下的松针叶子给剪下来,洗了又洗后放在篮子里道:“这东西还能煮着喝,松针茶。”

  乔茗茗心说你可真有闲心。

  可宁渝的这些“闲事”,确实能给无聊的冬日生活带来一些小趣味儿。

  看惯了苍白的雪时,书桌上的一束翠绿松针异常养眼。

  喝惯春天的野茶时,那松针煮后的滋味儿也很是清新。

  他会趁着雪停之时上山下套子,等再一次雪停后又上山收套子。

  这时候他往往会带一两只野兔回来,乔茗茗就会兴奋地把野兔给剁成小块,放辣椒炒,炒个香辣兔丁吃吃。

  通常这时候乔茗茗还会跑去找舅爷要一壶自家酿的米酒,亦或者是春末夏初时酿好的杨梅酒。

  她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就断奶了,彰彰和她哥哥一样都能接受羊奶,加上丰盛的辅食和首都寄来的奶粉,所以乔茗茗喝酒也没啥。

  舅爷不仅做子弹有一手,酿酒更是厉害。

  夫妻俩把孩子放在房间里,自己偷偷跑到火塘边点起炭火小酌一杯,热酒加上香辣无比的兔丁,把身体里的寒冷都给驱散,那感觉美得不行!

  总这样吃也容易上火,乔茗茗一上火脾气就容易暴躁。

  宁渝又是凉茶又是鸭子汤,甚至还带她去冰钓。那湖上刺骨的冷风,莫名对降乔茗茗的躁火有奇效。

  冬日也挺美好的。

  喝着松针茶的乔茗茗如是想到,就是不晓得小弟这会儿在干啥呢,算算日子,他应该也动身回来了吧?

  首都。

  乔小弟坐在供销社中,心里直打鼓,但还是提着一口气,和面前这位供销社主任讨价还价(据理力争)有关明年定金的事儿。

  今年这批货的钱已经说好了,比乔茗茗和周队长估算的都要高些,足有一千八百多。

  一是交通方面的成本人家卓主任体谅了。

  二是这山柚油是农民兄弟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属于比较少见的农产品,卓主任愿意给个方便。

  加上首都的各个供销社暂且都没见到,所以他们供销社就是独一份,独一份的东西总是有点儿吸引力的。

  三就是卓寻雁了。

  卓寻雁那是半点不把爹当爹啊,来首都前被乔茗茗临时拉去培训了一下商场话术,她正处于兴致高昂的时期呢,摆出一副生意场上没父女的模样。

  要知道,卓寻雁和乔小弟是同样的年纪,放在几十年后两人都还是高中学生,最是较真,也最是想让长辈把他们当大人看的时候。

  这种岁数的小孩儿自尊心强,卓主任心说闺女儿来跟他谈生意不就是过家家吗,于是便抱着一股陪人家玩儿的敷衍心态,这真真惹急了卓寻雁,深觉得自家爹这是小看自己,于是坑起爹来丝毫不手软。

  卓主任只愿意给一千六,而乔茗茗的底线也是一千六。

  但卓寻雁可不乐意,底线之所以是底线,就是说明谁来都能谈一千六!

  这样看,她有何用?

  卓寻雁撸起袖子,在家里就和她爹据理力争:“卓爱华同志,我郑重告诉你,这山柚油必须一千八,最少一千八!”

  说着,她掏出块生姜来飞速一抹,立刻声泪俱下:“我们村儿,从开春后就得去除草,为了节省农药,农民兄弟们得早晨六点,六点拿着锄头上山,还要带着饭,在山上吃饭!除上一天,傍晚六点才能收工!”

  卓寻雁边说手指边比出个“六”来,眼泪控制不住地啪嗒啪嗒掉,另一边手捂住胸口,仿佛得了什么大病。

  卓主任:“……”

  别以为他没有闻到生姜味儿。

  还有啊,他闺女儿刚去几个月,怎么就一口一个“我们村”了?

  卓寻雁擦泪再擦泪,接着道:“除完草又要浇水,还得施肥。卓爱华同志,你根本不晓得施肥有多辛苦。有肥料好说,肥料不够还要用农家肥!”

  卓主任心说:你爹我也不是生来就是主任的,也在田里捡食捡了十几年,可比你这种半吊子懂得多。

  卓寻雁最后道:“到了收获的时候,还要起早贪黑的去采油茶果,采完得晒,晒了得脱壳取油茶籽……”

  到这儿她哭得非常真,呜咽说:“你闺女我之前采得快累死了,你竟然就给我一千六,竟然只有一千六!”

  她狠狠控诉。

  卓主任:“……”

  不是啊,做生意没你这么来的。

  他是个特别能坚持底线的同志,奈何他那被支出去的老娘提早回来了,见到孙女哭得眼泪哗哗流止都止不住,就双手一叉腰开始骂儿子。

  “不给就不给呗,怎么还欺负人啊。人家搞了大半年的东西,就靠着这个挣钱,满心满眼运到首都来,能让人家失望吗你。我告诉你卓爱华,你不能这么给人家老乡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