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丈夫下乡后[七零]第215节(1 / 2)





  呃……小弟啊。

  赵琼花维持笑容:“小弟在乡下呢,他二姐二姐夫都说小弟成绩还行的。他这人皮了点,能考上个大专来我就阿弥陀佛了。再说了,他岁数小,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啊是不是。哪天我要是和他爸退了,就让他回来,也没啥考不考的了到时候。”

  真别说,赵琼花已经想退了。

  这几年家里的钱还清,老大老二工资又涨了些,加上家里小孩长大,再没有隔三差五动不动就生病的毛病,自己也能享享清福了。

  她想着,明年,小弟没考上的话,要不然明年就让他回城。

  然而半个月后,没被家里人抱有多大希望的乔小弟终于在心焦中收到了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这日,春日来临,万物复苏。

  山脚的桃花树似乎有冒出小花苞的迹象,惹得乔小弟愈来愈急躁。

  没办法,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二月,录取通知书好多人都收到了,基本上是考上大学的人都收到了。

  像知青院,就收到整整十封!

  是的,包括大专在内,学校天南海北的,总共有十封。这些知青们终于能够重回校园。

  上阳村的成绩绝对在公社的所有大队中傲然群雄,就连县里都为之侧目。

  除了知青,上阳村当地还有两个学生考出去呢,一个护理类的大专,一个是市里的农业大学。

  当然了,这些都不比董锐吸引人。

  因为他录取通知书还没到,县里教育部门的人就到了,说他这次考了全省第三名,妥妥能上第一志愿。

  董锐第一志愿是啥?不是清北,是航空航天大学,虽然村民们都不晓得这是啥大学,但不妨碍他们高兴啊,第三名听着就让人稀罕。

  考上的欢天喜地,没考上的有些气馁,最近这阵子是找各种门路回城。

  没办法,这乡下要上工,从前因为乡下每年年底分的钱还算多能撑住,如今呢,钱再多也抵不住大学的诱惑。

  乡下上工太耗费时间了,还不如回去后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拼搏拼搏。

  没门路的也无可奈何,只能挑灯夜读,心想自己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乔小弟也做好了再战的准备。

  说实话,他不爱读书,但觉得自己读了这么久,先前费这么大的劲儿去学,没考上的话他多亏啊。

  就像姐姐说的沉没成本,他其实挺不甘心的。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没收到的人都一日一日死心。

  而这日,小宋来了。

  小宋这阵子是村里常客,因为他负责送录取通知书。最近他还有个外号报喜鸟。

  村民们都盼他多多来,主要是这些学生和知青们看着就让人心疼啊,每天晚上没读到十二点都不放下,有位知青甚至读得咳出血来,搞得志斌叔吓一大跳,半夜爬起来开着拖拉机送他去医院。

  于是小宋一来,村民就注意到了,有位赶着牛羊在田里吃紫云英的婶子就问:“是有录取通知书到吗?”

  “是嘞!”小宋边骑着自行车边说。

  “哪家的?”

  “乔小弟的,还是从首都来的。”

  “哎呦喂!为家他也考上啦,这孩子这几天眼睛都肿肿的呢,得赶紧去和他说,也不晓得小乔会有多高兴呢!”

  小宋笑笑,骑着车拐个弯就骑进去往旧牛棚的小路。

  如今村里的道路规划得还行,他送信时就最爱来上阳村,因为不抖人。

  来到旧牛棚,乔小弟正在给自己做午饭,他杀鸡准备红烧,吃完后就决定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备考了。

  “为家,小弟!”

  小宋还没到门口呢就开始叫,乔小弟着急忙慌地跑出去,手上还拿着锅铲:“咋啦?”

  “有你的信!”小宋直接说,笑笑,“是录取通知书,你可算熬出来了!”

  “哐当”

  锅铲掉到地上,乔小弟愣了愣,连忙把手放在衣角擦擦,心脏扑通扑通跳,在这一刻仿佛要蹦出来。

  他接过信,微微颤抖地打开。

  他现在也不期望什么第一志愿了,更去想能不能回首都,只要能有个学校给他上就行。

  可打开瞬间,他就呆了。

  “啥学校?”小宋好奇。

  乔小弟恍恍惚惚:“首都经济学院……经济系?”

  靠,他在此刻的心理和乔茗茗是一样的,想破脑袋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被调剂到这个专业。

  不过他比较强的就是知足常乐,晓得他属于有学校上,还是个本科就不错了。学经济也行吧,他想当导演,可顾老头儿说,导演得有身价,要不然谁给你钱让你拍?

  小宋不太懂,但沾上“首都”二字他就晓得这学校还算不错。

  “恭喜了!”小宋说,“你这是能回家了,啥时候回去啊,要不要和董锐一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