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24节(2 / 2)


  李夫人耐心解释道:“自古才子配佳人嘛,老爷临走之前也同我说起她来,也是很赞成的。”

  老夫人不免叹了口气:“这些都不说了,主要是这姑娘我暗自看着,她不进府还好,若是进了府,怕是就辖制住冠儿了。”

  在老夫人私心里想着,她这位大儿媳素来就怕别人冒犯她的威严,又对儿子看的跟命根子似的,她说了“辖制”二字,恐怕她就不会再提这姑娘了。

  熟料她这大儿媳妇却突然有了神采:“辖制,辖制好啊,我还巴不得。”

  老夫人看着一向端庄的儿媳妇似疯了一般,吓了一大跳。

  “瑞沁,你是疯了么?”

  第33章

  “你今儿来找我做什么?”蜜娘笑着递给露珠一个花样子,以为她是来拿花样子的。

  露珠似笑非笑道:“我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你听不听?”

  她们二人一向相处的非常好,蜜娘不禁莞尔:“既是好事,你还不快说。你还在我这里卖关子起来。”

  露珠看了看左右,附在她耳边说了半天,蜜娘听了不禁疑惑:“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亲耳听到的,还能有假。”

  这边露珠还在为蜜娘高兴,那边蜜娘却表示十分无语至极。她第一反应就是同定二奶奶去说,并伺机要搬走。

  没想到定二奶奶笑道:“我想是那丫头听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有,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蜜娘,娘虽然疼你,但姑娘家家的可不能由你操心。”

  “娘…”

  定二奶奶搂着她道,认真说道:“放心,这事儿娘会处理好的。”

  果然露珠再次看到蜜娘就什么都不说了,仿佛那天从未发生过,李夫人不仅收下蜜娘为徒,李冠的婚事也很快订下。

  听说定的人家有些远,家在京里,是李冠之父李覃在京作主定下的,李老夫人和李夫人包括二夫人都没有置喙的权利。

  阮嘉定还笑道:“是无锡人士,我听说那姑娘的爹虽然才八品,但她祖父曾任过吏部考功司任职,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她曾祖还做过礼部尚书。这样好的家世,我看这才相配。”

  “你光说别人的女儿,好歹也想想你自己的女儿,为了女儿也得考个进士,这样日后你女儿也能嫁的好啊。”定二奶奶望向阮嘉定。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阮嘉定最满意的就是家里有贤妻操持,女儿也听话,他能心无旁骛的读书。

  前世李冠的婚事可没这么快定下来这一世倒是快上许多,说起来这天下之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你这霸王卸甲已经不错了,但是有几个地方,还得留心些。”

  李夫人仔仔细细的点出了几个地方,现在她二人已经是师徒关系,感情上而言更亲近了许多。

  蜜娘点头,又重新弹奏了一遍,李夫人这才满意:“这但凡学什么,都得多练习,你这孩子不仅天资聪颖,更是难得的勤勉之人,日后绝不在我话下。等你再练一个月,我们开始学《春江花月夜》。”

  这让蜜娘就更高兴了,她抱着琵琶从李夫人屋里出来时,看到一少年迎面走过,连忙敛衽避开。

  倒是送蜜娘出来的露珠笑道:“少爷。”

  原来这就是李冠,他长身玉立,声音温润,倒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也难怪她爹救了李冠之后,就生出嫁女儿的心思。

  “母亲在里边么?”

  “是,少爷只管进去吧。”

  见李冠进去了,露珠才道:“下次再来别浪费那个钱了,我这里什么没有。”

  蜜娘俏皮一笑:“我也不是冤大头,前些日子宋四姑娘请我过去画了一幅画,得了润笔费,我才同你买的。若我穷了,你就是跟我讨,我也没有啊!”

  宋四姑娘虽然嫁了人,但在夫家过的非常不错,她们府里也常常和李家往来,因此知道蜜娘会画画,特地请她过去,这次润笔费十两银子。

  却说李冠进门后,李夫人正在美人榻上歪着,饶是她年纪也不算很大,但是家里事情多,容易累。

  “母亲…过几日是先生大寿,儿子想去祝寿。”李冠说完,很有些忐忑的看着他娘,好像生怕她不同意。

  没想到李夫人很快就同意了:“这也是应该的,你在关大儒膝下读书,他老人家对你也是关怀。只是,你科举失利,要专心在举业上,礼物的事儿就让我来准备吧。”

  李冠很是高兴。

  他以为只要自己拖着,就是定下亲事又如何,况且这还没有下定,姑娘家等不得,都会提前嫁了。

  说起来,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

  李夫人准备了非常丰厚的贺礼,贺礼送到关家时,关夫人叹了一口气。

  她看着小女儿道:“我统共就生了你们姐妹两个,你们俩都让我操碎了心。”

  关蕙卿眉宇间带着一丝忧愁:“娘,姐姐怎么了?”

  关夫人摆手:“她现在已经过顺了,当年说是世交之子,没想到嫁过去是那样的光景。你姐夫现下一心扑在生意上,一年到头,没得几日是陪在你姐姐身边的。你姐以前知道你姐夫在外头有几房,闹了几次,婆婆不喜,妯娌嘲笑。现在守着一个姐儿过,放宽心,倒也没那么大气性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姐夫家里当年就是看着咱们家书香门第求娶姐姐,姐姐也是被她三言两语就哄骗了去。冠郎他不一样,他为了我拒绝亲事,我们从小青梅竹马,娘,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关蕙卿坚定道。

  关夫人叹道:“你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熬着吧。”

  关蕙卿笑道:“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