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2 / 2)


  燕清现在后悔的是当年听信母妃的话,自以为是的认为沈家不帮他,岳母不帮他,现在想想,若是他多按捺住几年,新君不顶事,岳母到底还是会帮自己的,可说这些无用,成王败寇,还好现在的皇上是他岳母,日子倒是不会不难过。

  就是他和妻子的关系很是奇妙了。

  淑臻和他又不是以前没在一起过,晚上鸾凤颠倒,她也不曾和以往那样去伺候他。第二天去进宫拜见父母,紧张的人再也不是她,她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成婚第二年她就怀了孩子,府中清静的很,没有什么侍妾或者乱七八糟的事情,丈夫不过是驸马而已,也没有太多的权利,夫妻二人相处很是得宜。

  她进宫去看母亲,她正和父亲在一起说话,父亲年纪也大了,却依旧不减风姿,他始终陪伴在母亲身边。

  见着她来了,母亲问:“身子最近好些了吧?我让妇科圣手去你们府上住着便是。”

  淑臻先谢过母亲,又问候父亲,还好父亲很少作小儿女状,问她的都是关于燕清的事情。淑臻实话实说:“他现在好似灰了心,有一回做梦不知道梦到什么,说不应该呢……”

  她见父亲冷笑:“前朝也是活该败落,新皇不济,你表舅又去世的突然,之前不立太子,人快不行了才立太子,谁会服气。”说到底还是燕循恋栈帝位,若是要立皇六子,为何不早些立,早早的提高待遇,提升他的威望,这才是正确的。

  否则,皇长子有军功,皇三子和皇四子俱是能干人,文武双全,也立下功劳。偏偏一个皇六子连京城都没出过,就这样如何让别人服气。纵然有妻子为辅政公主,到底也按压不住这么多势力,再者新皇也不算完全信任她。

  好在皇四子弃暗投明,他们做父母的也知道女儿的心思,她是个从一而终的人,不嫁给原先的丈夫,肯定会守寡,大好年纪去守寡,实在是不智。

  就盼着她和燕清能够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他们夫妻也放心了。

  淑臻笑道:“您又何必生气,驸马与以往不同了,他现在不过是为人臣罢了。女儿这胎无论是男女都不在乎,您和母亲就放心吧。”

  以前她是王妃的时候,害怕不能生孩子,又怕生个女孩遭人嫌弃,现在的她什么都不怕了,她是公主,她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她的地位,而不是来自己丈夫,她有那个底气。

  走出宫门,她抬头望了望天空,心道,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第147章 鲁氏的番外

  拂堤杨柳醉春烟, 秋水牵着娘的衣角, 往外看着柳树,很是着迷。小小年纪的她不知道这幅容貌将来会多么惊人, 乐呵呵的随着爹娘一起进京。

  父亲有了爵位,她也成了大家小姐,鲁家的旁支们也都来依附。她的年纪最长, 从小也最得宠,可偏偏在婚事上还不如旁支鲁家的小姐们。母亲鲁夫人垂头丧气的回来, 她拉着她的手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明明你生的那么好看, 偏偏有那等嚼舌根的人说你是什么祸水,我的儿呀,你怎么这么命苦呢?”

  秋水沉默,都说她长的很妖媚,以后必然祸害家庭, 让家门不宁。所以她从不穿红戴绿, 甚至是规行矩步, 从来都是比任何人还要低调, 可就是这样,别人说她已经及笄还未嫁出去,就是有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她都不敢出门,因为只要她一出门,就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可她不后悔曾经去秦家,因为自从那次后, 她竟然被建业候府的夫人看中了,母亲知道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是兴奋的。建业候是什么人家啊,一等一的功臣,建业候夫人又是圣上的表姐,圣宠在身。

  她们的长子别说是她,恐怕宫里的公主都想嫁的,他不仅仅是进士,武艺也出众,为人听说也是受人尊重。

  她仿佛被天大的馅饼砸中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就要嫁进建业候府了。

  人家说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也是这样。

  未成婚之前,大家都说泰元郡主曾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人是极有威严的,生怕她进府之后被欺负,可进府之后她才知道外边的人其实都是三人成虎。

  她婆婆很温和,气质也好,更让她惊讶的是公婆感情那样的好,她几乎就是把婆婆当成普通女人看待的。她会告诉她什么好吃,也会和她一起做针线,还会偶尔问问她房里的情况,比别的婆婆都要好。

  外加丈夫秦鹤鸣也很合她的意,丈夫虽然身为世子,却很是低调,勤学不辍,也从不在外面去显摆自己,房里也干净。

  可夫妻俩几乎是没过几天,就要分别了,让她更吃惊的是婆婆竟然也要出征了,以前她的印象中婆婆只是个寻常贵妇,可当她身着戎装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禁仰望着她。

  弟妹满华说话的时候常常一针见血,她私下和她道:“我有的时候真是觉得母亲简直不像真人了。”

  她觉得说的很对。

  丈夫不在的日子里,她会照顾弟妹,和表妹还有小姑子一起做针线,弟妹虽然是郡主出身,又是婆婆的亲侄女,但是也没有超出她的待遇。小姑子更是懂事,还怕自己孤单,常常陪自己看书说话,表妹虽然身子骨弱一些,但也是大家闺秀,大伙儿都相处的很和睦。

  府里唯一知道战事的人是小叔子,她压抑着心中的不安,表现的很平常。直到三年后战事胜利的消息传来,她不禁松了一口气。

  建业侯府继续加官进爵,她也怀孕生子,她也曾经向往过公婆那样的生活,公公婆婆中间从来没有任何人。有一次她伺候婆婆吃饭,婆婆少吃了几口,公公都急的不行,那个时候她就很羡慕。

  公公在外是威名远扬的建业候,谁人都夸,更是权臣,可在家对婆婆那是要多体贴就有多体贴。

  再对比自己,她怀孕的时候本来还想试探丈夫的,没想到丈夫就收了房,她才明白人和人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她不能希冀太多,只能偶尔看到公婆你侬我侬时会有点心酸。

  小姑子的婚事让她很是忧心,毕竟一着不慎,嫁给政敌,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可婆婆却很冷静,担心的只是女儿嫁出去不习惯,她和丈夫说了,丈夫才道:“娘是天生的政治家,别看我爹好像在朝廷里有很高的威望,但只要我娘出马,根本不是事。她从来不会困囿于这些小儿女私情上,妹妹的事,她不会为了她去抗旨的。”

  从丈夫的话中,她忽然知道,这个看似温柔的婆母,其实才是真正的冷血政治家。

  果然她成为了泰元长公主,代理朝政,让所有人都惊叹,却又不得不臣服她。秋水想婆婆这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成了长公主,还直接管朝政。

  有她在,谁还敢欺负小姑子。

  她的想法才是小家子气,只知道用言语争一时之气,可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本。只要你足够强大,就没有人敢动你。

  这个时候的她认为建业候府已经是鼎盛至极了,没想到她想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公婆造反了,她跟着丈夫出城一起与公婆会合,这个时候的她再也不是什么侯夫人,而是普普通通的妇人,每日盼着丈夫平安归来的妇人。

  有时候会畅想公公如果真的成了皇帝,丈夫就成了太子,不知道还会不会要她?若是下场不好全家人就得死,她真是提心吊胆。

  还好婆婆胜了,她成为女帝了,丈夫也改姓沈了,头一个立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妃。

  婆婆笑起来依旧那么温婉,她从来不恋栈权位,细心培养丈夫,执政到六十岁就和公公隐居了,让丈夫即位,她也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后。

  丈夫对她也很好,后宫都是旧人,最常来的还是自己这里,她有一次问为什么,丈夫笑道:“我娘说患难夫妻,就当珍重。”

  她想孝敬婆婆,却不知道婆婆在哪里,听说老两口过的很是滋润,他们会收到不知道从哪儿寄过来的肉干,说是婆婆猎的,或者是从宫外递过来的只言片语,让他们做子女的放心。

  她的儿子也被封为太子了,那天问她:“母后,我翻阅书籍发现祖母成为皇帝实在是太过于难了,她历经了几朝,还能保持本心,名声这样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她摸了摸儿子的头:“因为你祖母不是寻常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