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85、忘记过一段事(2 / 2)


最后他终于妥协下来:“我可以给殿下看下卷。但是殿下得答应我一件事情。”

“本王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说的那件事,也是我今日看完这下卷后要做的事。”

这件事,便是关系到秦不羡何去何从,也关乎她是否能活命的事。

两个人心情沉重,点起一盏烛灯,躲在书房一隅,以防旁人闯入时能迅速隐身,不至于方寸大乱。

自藏书楼一遇,时隔半年之久,本王终于看到了《七国神战志异》下卷。逐字逐句看到天明,我终于明白赵孟清为何要把这唯此一本的下卷藏起来——因为他说得不错,这下卷确确实实是一罐能引起天下大乱的毒药,若被有心人利用,那天下大乱不过眨眼之间。

下卷同上卷颇有不同,讲述的已不再是战争诸事,甚至同这《七国神战志异》的题目也无太多关系,因为,笔者从下卷开篇,花了十分之九的篇幅都在讲——种恨术。

故事从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而称始皇帝开始讲起,得了天下的嬴政,为了能千秋万代地做他的皇帝,便开始派大量能人异士寻找长生之术,甚至不惜耗费巨大人力,造大船,派方士渡大海、寻仙山。

许多史书都有记载这一段,但是最后却大多结笔于:方士未寻得长生之术,秦亦二世而亡。

但这本书却不一样,笔者十分大胆,他直接写到:“唯有一人寻得此术,却归山林,藏秘术,不问世事。”

那这个人是谁呢?

下笔的人用一首诗引出来了整个秘密——



不老门有不老人,不老琮盛不了恨。

不了恨做不朽种,不朽种结种恨人。



这个寻得长生不老秘术的人,是不老门的创始门祖,门祖叫什么名字书上没有写,但是“不老门”和“不老琮”这两个名词,本王可谓记忆深刻。

当初,吕舒曾给我一块玉佩:四指宽,三寸长,黑玉底,白银纹,中央嵌着青铜圆币,周围布满划痕,瞧着鬼魅又粗犷侧边还刻有一个隐藏很深的“羡”字。

我曾受了吕舒的指点,威逼利诱秦不羡,想从她这里得到这玉佩的秘密。最后迂回周旋,秦不羡终于告诉我,她以前的门派就叫不老门,这枚玉佩是不老门独有的信物“不老令”,并且“见不老令如见门主,见委托之可劝而不可拒”。

门祖,门主。

若我没有猜错,门主不同于门祖,应该是从每一代门人里选拔的一个负责人之类的。

至于不老琮,秦不羡也曾说过不老琮是羊脂玉雕刻而成的玉琮,“外方八角以祭地形,内裹周圆以祭地德,周遭云纹阴刻得天庇佑,底部万字曲水不老长生”,且这不老琮与寿命缠绕,没了不老琮,种恨人便会早早衰亡。

本王体内恰恰缺失了一枚不老琮,按这个推测走下去,那是不是意味着——本王也曾是不老门里的种恨人?

皱眉思索之际,恰听到赵孟清轻声问了我一句:“不知殿下有没有觉得自己……忘记过一段事?”

我愣了愣。

随后大惊抬头。